【改编】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丁>丙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丁的氧化物均只含有共价键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某同学搜集资料发现发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会对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为此该同学提出的下列建议中错误的是()
A.少吃油条,因为油条中含有KAl(SO4)2 |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
C.治疗胃酸过多时尽量不服用含Al(OH)3的胃舒平 |
D.使用铝锅时,应加醋长时间炖煮 |
.如右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 |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2009湖北武昌调研,11)有FeO、Fe2O3的混合物若干克,在足量H2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比原混合物减轻0.8 g;将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欲使之完全溶解,需1 mol·L-1的盐酸的体积至少为()
A.0.05 L | B.0.1 L | C.0.2 L | D.1 L |
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11.2 g | B.16.8 g | C.19.6 g | D.22.4 g |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1)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 B.1∶3∶1 | C.3∶3∶8 | D.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