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同学们开展一次纪念活动收集的。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按年代将材料一中的这组图片进行归类。(填入图片的英文代号)
20世纪5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有何新特点?
(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地位如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③上海浦东开发区④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材料二:如图

(1)请将材料一内容按其所属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填序号)
属于法制方面的是:       、       
属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是:     、       
(2)材料二图一中反映的是1979年秋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的景象,这种结果源于农村哪一措施的实行?
(3)图二的“传奇”源于经济特区的建设,请问经济特区有哪些作用?(2点即可)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请回答:
(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2)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促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实施了那一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1)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
(2)为实现材料中的意愿,许多人作出了努力,请写出1978年以来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位人物?
(3)谈谈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阻力?(2点即可)

如图是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而制作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问右图纪念的是1978年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
(2)右图纪念的这次会议选举的领导集体核心是谁?
(3)右图纪念的这次会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哪几个路线的拨乱反正?

如图,阅读以下一组邮票,回答问题。
(1)邮票一应该发行于哪一年?
(2)邮票二与哪场战争有关?
(3)通过邮票三的事件,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邮票四事件是哪一年发生的?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