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5年,我国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打破西方的核垄断,作出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1961年,中共中央又决定以“两弾”即原子弹和导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
(2)我国己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三位一体”是指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 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状况。
(2)电视剧《西斿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一个历史人物原型创作的?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及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1)根据所述,他们所提到的中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2)完善此制度有哪些关键人物?他们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成为国人的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背井离乡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1)材料一网民的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什么政策?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之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2)改革首先中农村开始,请列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4)“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5)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两点即可,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哪些?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显著成就有哪些?(写三例3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