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X染色体上的有一个色觉基因(A),能编码两种光受体蛋白:吸收红光的受体蛋白和吸收绿光的受体蛋白;在7号染色体上还有编码蓝光受体蛋白的基因(D),这三种光受体蛋白分别在三种感光细胞中表达,当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这三种感光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然后通过视神经传至视觉中枢,即可产生某种色觉。当A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a时,人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当D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d时,人不能分辨蓝色;当D基因和A基因都发生突变时,此人即为全色盲。
(1)对三种感光细胞来说,不同波长的光作为 ,能引起其膜 变化,导致感光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2)D,d基因和A,a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当夫妇双方的基因型为DdXAXa和DdXAY时,他们生一个全色盲孩子的概率是 。
(3)X染色体上还有一个编码凝血因子Ⅸ的基因(H),该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h时,凝血因子Ⅸ失去活性,从而引起血液无法凝固,这是一种血友病,称为血友病B;以下是B.Rath在1938年调查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2号在调查时已经死亡,且只知道其为血友病B患者,不知其是否为红绿色盲患者):
分析系谱图可知,II代3号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染色体一定发生了 。若2号只为血友病B患者,则3号的基因型是 ,在这种情况下,若3号再生一个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比两病兼患的可能性要 (填“大”或“小”或“一样大”)。
(4)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有可能为治疗血友病B带来曙光,将 与运载体相结合,然后将其导入造血干细胞中,体外培养后输回人体,患者血液中即可检测到凝血因子Ⅸ。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与图④BC段相对应的细胞有_______(填序号),人体细胞中一定含两条Y染色体的时期在图④的______段。
(2)图④中AB段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图⑤中Ⅱ与Ⅲ的分离发生在图④的______段。
(3)正常情况下,图②所代表的生物的一个性母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种。
(4)图①细胞和图③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是否是同一种生物?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图③细胞所代表的生物,其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________条。
(5)人的神经干细胞________(能、不能)发生如图②④所示的生理过程,原因是______。
(6)某生物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的分裂如图①,据你所知该生物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乙病分别属于(填字母)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E.伴Y染色体遗传 |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 。
下图甲、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根据试管中DNA的分布位置和含量多少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图甲是有关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图乙是有关实验过程,请仔细读图后回答有关DNA复制的问题。
(1)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期,通过该实验中的b过程可以推测DNA的复制方式不可能是 ,而可能是 。
(2)若弥散复制模型排除后,把繁殖一代(b组)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 (填能、不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原因是 。
(3)据第三步(c组)的结果推测DNA复制为哪种模型? 。这是因为:
若为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 (填位置和比例)位置。
若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 (填位置和比例)位置。若为弥散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 位置。
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②中,用_________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③中,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在胚胎移植前,通过___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
调查结果 |
||
2007年(养殖前) |
2010年(养殖后) |
||
水生高等植物 |
物种数 |
13 |
5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560 |
20 |
|
浮游藻类 |
物种数 |
11 |
20 |
生物量(干重g/m2) |
2 |
10 |
|
鱼类 |
物种数 |
15 |
8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30 |
750 |
|
虾、贝等 小型动物 |
物种数 |
25 |
8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55 |
13 |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