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疫苗是直接将控制合成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通过体外与质粒重组,再直接注射进入人体而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疫苗。如图是某病毒DNA疫苗获取及预防传染病的机制示意图(A、B、C表示物质,甲、乙、丙表示细胞,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B.物质A通过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需穿过2层膜
C.图中注射重组质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B物质
D.丙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经检测,刚挤出的新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它们分别是( )
A.糖元和蛋白质 | B.乳糖和蛋白质 |
C.蔗糖和蛋白质 | D.脂肪和核酸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与哪种细胞结构有关()
A.细胞膜 | B.细胞核 | C.细胞质 | D.叶绿体 |
在果蝇的染色体组中,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称三体)或少一条(称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果蝇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果蝇的正常眼对无眼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 和b )控制,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眼纯合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4种配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是0或1或2 |
B.将无眼的普通果蝇与正常眼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1:1 |
C.如果将杂合的正常眼果蝇与正常眼三体果蝇(BBb)杂交,其后代基因型有4种 |
D.如果将无眼的普通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到F1代,再用无眼的普通果蝇与F1的三体果蝇杂交,其后代中正常眼与无眼的比例是5:1 |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下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
A.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
B.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
C.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由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
D.若将半边茎的左右两侧分别放人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则左右两侧生长的弯曲角度不相同 |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诱导人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的成果表明,已分化的细胞其分化后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
B.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和卵裂过程发生于输卵管,卵裂期细胞数量不断增多,胚胎体积不断增大 |
C.“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
D.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从而也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