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酒、果醋的发酵,需要对发酵原料进行严格的灭菌 |
B.提取鸡血细胞中的DNA,需用蒸馏水使细胞吸水涨破 |
C.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应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
D.观察动物细胞中核酸的分布,用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②③⑤⑦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
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
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 |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对物种的影响是()
A.种内互助对种的生存不利 | B.种内斗争对种的生存不利 |
C.它们都不利于种的生存 | D.它们都利于种的生存 |
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图1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