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⑴上图历史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你能得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史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 参展国家(个) |
卷入人口(亿) |
参战人数(亿) |
军队伤亡(万) |
平民伤亡(万) |
物资损失 (亿美元) |
| 61 |
20 |
1.1 |
5000多 |
9000 |
4万 |
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结论:
。
【历史启迪】
注:慕尼黑会议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会议协调了消灭法西斯的行动,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⑶你从图1或图2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
| 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
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
| 材料一 |
材料二 |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②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③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3)20世纪40年代初,中、美、苏等国共同面对的危机是什么?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有何影响?
(4)近年来,希腊债务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你认为上述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解决希腊危机有何借鉴意义?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中华民族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但当遭到外敌入侵时,中国人民会奋起抗争,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困境和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从不退缩,不屈不挠,直至最终
胜利。
材料一见图
| 1. |
清初,沙俄悍然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决定用武力捍卫领土主权的皇帝是谁? |
| 2. |
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惨败,沙俄被迫进行谈判,解决边界问题,最终同清朝签订了什么条约? |
| 3. |
完成下表:
材料三 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中国进入了艰难的局部抗战;1937年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 4. |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世界风云变幻,注定了20世纪的不平凡。中、美、俄(包括前苏联)三国建设道路的探索更是浓墨重彩。回顾历史,探究历程,无疑会让世界更好的面向21世纪。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序号处内容。
①②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美国,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导致美国经济萧条冷落,失业人数猛增,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2.材料二是指美国发生了什么? (1分)
3.面对困境,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请问,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材料三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找到了通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正确道珞。
--胡锦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 |
|
| 农业政策新形式 |
|
| 祖国统一新构想 |
一国两制 |
| 理论发展新成果 |
邓小平理论 |
5.综合上述三国建设道路的探索,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如图。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刊登"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于公元哪一年?
4.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下面是张华同学整理的有关二战的材料。
1937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军很快占领了北欧和法国,又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人民坚决抵抗。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中途岛,二战的规模达到最大。1942年元旦,美苏中等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军民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该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材料二中有3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在错误处画上横线,并在横线下方改正。
6.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