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③H2(g)
O2(g)=H2O(g)ΔH=-241.8 kJ·mol-1
④H2O(g)=H2O(l)ΔH=-44.0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
| B.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
| C.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
| D.2H2(g)+O2(g)=2H2O(l)的反应热为ΔH=+571.6 kJ·mol-1 |
NaHA是二元酸H2A的酸式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NaHA的水溶液呈酸性,则二元酸H2A一定是强酸 |
| B.若NaHA的水溶液呈碱性,则HA-只发生水解 |
| C.无论H2A是强酸还是弱酸,NaHA溶液中Na+和HA-的个数之比都是1:1 |
D.无论H2A是强酸还是弱酸,NaHA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 比都是1 :1 |
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 、Cl-和C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为Cl2 |
|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 C.若有3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 |
| D.当该反应生成2.24L Cl2时,则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 |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丁>乙>丙=甲 | B.乙>丁>甲>丙 |
| C.乙=丁>丙=甲 | D.丁>丙>乙>甲 |
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 |
| B.将草木灰和硫酸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
| C.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 D.硫酸工业尾气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将直接导致“温室效应”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
A |
B |
D |
E |
G |
H |
I |
J |
| 化合价 |
–1 |
–2 |
+4、–4 |
–1 |
+5、–3 |
+3 |
+2 |
+1 |
| 原子半径/nm |
0.071 |
0.074 |
0.077 |
0.099 |
0.110 |
0.143 |
0.160 |
0.186 |
A.A的单质能将E单质从HE3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B.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H
C.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