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不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
检验FeCl2溶液是否已变质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氯气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
C |
用冰水冷却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直接将CuCl2溶液加热蒸干 |
制取无水CuCl2固体 |
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将1~2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滴到20ml 0.5 mol·L-1NaOH溶液中 |
B.将1~2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
C.将1~2ml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冷水中,再加热至沸腾 |
D.将1~2ml沸水加入到1~2ml FeCl3饱和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A.H+、Na+、NO3-、Cu2+ | B.Ba2+、Mg2+、Cl-、SO42- |
C.H+、K+、OH-、NO3- | D.NO3-、SO42-、K+、Mg2+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6g氧气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
B.18g水所含电子数为10NA |
C.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
D.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在标准状况下,18g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2L。则此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之比是
A.1:1 | B.1:7 | C.1:11 | D.![]() |
下列溶液中的n (Cl-)与100ml 1 mol·L-1AlCl3溶液中的n(Cl-)相等的是
A.150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 B.75ml 2 mol·L-1氯化镁溶液 |
C.50ml 3mol·L-1氯化钾溶液 | D.50ml 1 mol·L-1氯化铁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