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可逆反应:X(g)+3Y(g)
2Z(g) ΔH<0,甲、乙为恒容、等体积的真空密闭容器,向甲中加入1 mol X和 3 mol Y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 mol Z,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KJ ,已知 Q1=3Q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时甲、乙中Z的体积分数甲>乙 |
| B.平衡时甲中X的转化率为75% |
|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 mol X,0.75 mol Y和1.5 mol Z,平衡向生成x的方向移动[来源 |
D.乙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Z(g) X(g)+3Y(g) ΔH=+Q2kJ·mol-1[] |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均可跟碱起反应 | 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 |
|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纯净物 |
混合物 |
强电解质 |
弱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
| A |
稀盐酸 |
水煤气 |
硫酸 |
醋酸 |
干冰 |
| B |
蒸馏水 |
蔗糖溶液 |
硫酸钡 |
一水合氨 |
二氧化硫 |
| C |
胆矾 |
稀硫酸 |
铁 |
水 |
碳酸钙 |
| D |
明矾 |
氢氧化铁胶体 |
氯化钠 |
次氯酸 |
氯气 |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的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氯水②加入KMnO4溶液③加入NH4SCN溶液
| A.①③ | B.③② | C.①②③ | D.③①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
| B.光线通过时,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 C.氧气、液氯是单质,氯水、氯化氢、纯碱是化合物。 |
| D.“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涉及物理变化。 |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 | B.S | C.SO32- | D.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