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可逆反应:X(g)+3Y(g)2Z(g) ΔH<0,甲、乙为恒容、等体积的真空密闭容器,向甲中加入1 mol X和 3 mol Y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 mol Z,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Q2KJ ,已知 Q1=3Q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甲、乙中Z的体积分数甲>乙 |
B.平衡时甲中X的转化率为75% |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 mol X,0.75 mol Y和1.5 mol Z,平衡向生成x的方向移动[来源 |
D.乙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Z(g) ![]() |
下列试剂露置于空气中不易发生变质的是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就能形成原电池 |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D.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生产中常要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尽可能使用稀溶液 | B.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
C.碾细固体反应物 |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
下列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键的断裂和生成都要释放能量 |
C.不少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 |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有物理变化 |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元素 | B.铁单质 | C.四氧化三铁 | D.硫酸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