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
某伴X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3/10。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那么他们所生小孩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
A.21/200 | B.1/88 | C.3/26 | D.7/40 |
荠菜果实有两种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分别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3 /15B.7/15 C.3/16 D.7/16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E~I时期细胞中的两倍 |
B.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 |
C.E、M时期,由于遗传物质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 |
D.在G和I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
B.伴性遗传的性状分离比例不固定,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C.生物体内每种氨基酸均对应多种密码子 |
D.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
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