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 A.NaOH、NaNO3、K2SO4 | B.CuSO4、MgSO4、KCl |
| C.Ba(OH)2、H2SO4、NaCl | D.NaCl、AgNO3、HNO3 |
下列各种物质所发生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 B.钢铁生锈,烧制石灰 |
| 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
固体 |
溶液(X轴) |
Y轴含义 |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水的质量 |
| B |
铁粉和铜粉 |
硫酸铜溶液 |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
| C |
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
稀盐酸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
| D |
铁和铜的混合物 |
稀硫酸 |
氢气的体积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
|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
|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 |
|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
使100 g 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80 g水 | B.加入100 g 5%的KNO3溶液 |
| C.降温,析出10g KNO3晶体 | 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 g |
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
| 资料:A的溶解度 |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