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诗词鉴赏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分析第三句中“怜”字,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赏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按要求答题。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

请赏析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


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夏昼偶作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①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②茶臼:捣茶用的石臼。
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花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的什么品质?

文言文阅读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鸟飞绝”“人踪灭”是什么意思?
诗人柳宗元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