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诗词鉴赏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分析第三句中“怜”字,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后面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飞鸿”的意思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
B.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 |
C.此曲以秋日萧瑟迟暮之景与明艳清新之景做对比。 |
D.“一点飞鸿”给阴冷的动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 |
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后面问题
四块玉 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曲中“斜”的意思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 |
B.作者用“杨花飞絮”来设障与下文的“斜”、“山”构成多重障碍,加深缠绵的愁思。 |
C.后四句,景中含情,再加一声叹息,表达了多情的女主人公真切、深切的离愁。 |
D.这首小令,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多情男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深情表露。 |
阅读下面古诗。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联系全诗,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及其包含的思想感情。
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完成后面问题。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平岗细草鸣黄犊②,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犊: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请展开想像,描写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
词中加点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①天。
绿池落尽红蕖②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注】①可人:合人意。②蕖:荷花。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呈现的画面。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