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经济的发展史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二: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
(2)从材料二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首先,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始,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的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其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再次,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什么时期的状况?
(2)针对材料一中的状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其中心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4)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新政”,其“新”的含义是什么?
(5)2009年开始,中国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请结合身边的事实,列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
(2)图2中“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领略科技进步成果,举一例说明科技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 他得到少数民族的尊敬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宋朝皇帝是谁?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在高速进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产生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图三中的人物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有什么重大科技成就?
(4)在图四这一重大会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有什么积极作用?
(5)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