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包括农业改造在内的三大改造在高速进行。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哪一年?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产生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图三中的人物解决了我国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有什么重大科技成就?
(4)在图四这一重大会议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了什么重大调整?有什么积极作用?
(5)俗话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两平”,其中一是袁隆平,二是邓小平。请你概括农业发展需要哪些必备条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世界三大宗教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侯,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材料三、废藩置县;引进西方枝术,置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870年设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枝师,引进先进没备和管理方法……;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反映了林肯什么样的态度?
(2)材料二、三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在土地问题上分别有哪些规定?在近代中国与这两个事件性质相同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措施。(不得完全照抄材料)
(4)材料三中相关措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世博,感受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
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
——凤凰网《走进世博会》
材料二:1992年,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其不到100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请回答:(1)材料一:“这些神奇的机器”依靠的新动力是什么?到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14-15世纪的欧洲是“发现的时代”,其中“人发现人”是指什么?
(3)材料三,分析发生在英国的这场变革是什么?这场变革对英国的影响是什么?这场变革给我们最大启示是什么?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
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材料三: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过程中颁布巩固其成果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涉及的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母邦”指哪国?
(4)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
(2)根据材料指出该文献颁布的积极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3)根据材料,当时法国人民能否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为什么?
(4)材料中“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主要维护了哪些人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凡未经过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
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乏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法律文献?它是何年由何机构制定的?
(2)概况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3)这一文献有什么重大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