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与探究
约翰出生在英国一个工业世家。18世纪中后期,约翰的父亲兴建了一座棉纺织厂;19世纪70年代,约翰又投资兴建了一座棉纺织厂。20世纪90年代,约翰的孙子也在伦敦兴建了棉纺织厂,由于没有关税限制,他积极将其产品销往欧洲其他国家,并在法国、比利时等国投资建厂。
(1)请问约翰和他父亲在工厂的动力上有什么不同?
(2)约翰的孙子的厂子运营中又有什么科技新进步?
(3)“没有关税限制”这种状况说明什么组织已经建立?这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请回答:
(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4)“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或你觉得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
观察下列图片:
图1图2
(1)图1、图2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
(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
(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
(4)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内容。
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图
(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2)运河分成四段,由南到北的名称依次是:
(3)想以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4)根据材料二,指出晚唐诗人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班以“风雨90年”为主题,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会议篇】
(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至今)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2分)
【行动篇】
(2)毛泽东等领导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2分)
(3)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国最早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4分)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
【成就篇】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列举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我国所取得的各一例重大外交成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