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二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贵国”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3)材料中的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西方的路”具体指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2)1953—1957期间,中国在“走俄国人的路”上,制定了什么经济措施?该措施与“俄国人的路”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影响?
(3)1978年以来,中国在“走自己的路”上,有哪些做法?
(4)对于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一个残疾人,在美国历史上曾连任四届总统。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能与华盛顿、林肯相媲美。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具体做法
归纳
战后初期,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一片战争废墟,美国制造的商品和美国的资本很快流入这些国家。

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来自美国,同时,美国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工业发展起来。

战后美国政府鼓励对外投资,增加工人工资福利,缩短工作日时数。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同时……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9年,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达154起,影响中国上百亿美元的对美出口。
(1)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他解决失业问题的有力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美国具体做法思考,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什么经济?此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请你概括以中美为代表的各国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关系?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请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上述历史观点。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如图,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他们一行从威尼斯出发,先到达地中海东岸,然后大致沿“丝绸之路”东进。他们时而乘船,时而骑马,时而骑骆驼,时而步行。一路上经过叙利亚和两河流域,跨过伊朗高原,穿越中亚沙漠,翻过帕米尔高原,再经由喀什、敦煌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275年到达中国。
请回答:
这位到达中国的旅行家是谁? 他是哪国人?
1275年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他到达中国后得到了哪位皇帝的赏识?
记述他在东方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是什么?这部著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哪一种方式?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法制、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4)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列举新中国5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4分)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两条特色道路、三次历史性巨变为主要代表的三大历史功绩”。其中第二条特色道路指什么? (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