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陕西自然地理分区及西咸新区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延河a断面,描述汉水b断面的水文特征。
关中的渭河平原奠定了秦文明的基础。
(2)说出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并简析该地有利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该新区是大西安城市的主体功能区。
(3)简述西咸新区对大西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4)为保护水源,列举商洛地区经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题:2010年6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28%,而且还在扩大,我国也不例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B题:读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环境的问题。

(1)依据上图中字母的含义(图中的字母与下列字母的含义一致),将选项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用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 对抗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协调
ABCDEF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从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从2006年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建设蚕桑基地项目,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桑蚕业中心的战略大转移。
材料二 “西气东输” II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2012年将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材料三 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核准,我国将在图中甲市建设石化工业新区,新区规划面积27平方千米。
材料四 珠三角地区桑蚕西移主要方向和“西气东输”II线工程示意图

(1) 分析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桑蚕生产区位优势逐渐减弱的原因。
(2) “西气东输”II线工程完工后,对珠三角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3) 分析甲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读下列某城市现状与规划图,分析回答问题。

请根据城市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从环境因素考虑规划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各点的布局哪5处(填数字)是合理的并说明原因?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气温,主要原因是

(2)图2中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
其原因是
(3)图2中A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分布规律是
(4)b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5)图1中,甲河流名称是。乙河流在世界上是一条
的河流(两项世界之最)。

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题目。

(1)E代表(大洲),F代表(大洲)。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 _,图中代号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代号是;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图中代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