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自法令公布之日起获得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转换职业,有权经商和从事手工业,并以自己的名字签订契约等。结果,2000多万农奴获得了自由,俄国完成了农奴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一位伟人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改革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改革?
(2)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1921年哪一个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的实施者是谁?此人在1917年领导俄国进行了一场什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这种挽救市场经济的政策我们称之为 ?他的政策中心措施是对 的调整?
(4)在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还有不少,如:领导美国人民起来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 ,还有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的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拘常规,破格用人和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分子,创立了科举制度。
错误:
理由:
中美关系一直是两国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请问这个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里写说的“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具体指什么?
(2)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什么?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回顾中美关系风雨发展史,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
新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曲折中前进的十年。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需要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回答和探究。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它确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和“三改”分别指的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3)请举出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出现的两个严重失误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
——周恩来
材料三:如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
(1)结合材料一,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请问这个原则是什么?请你说出这个原则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一年哪个会议上的讲话?这段讲话体现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图中记录了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
材料一中的决议是怎么概括“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的?文革哪一年结束?
结合材料二,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个案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3)“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无限崇拜毛主席,最主要的是因为毛主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请问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反面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