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1表示下丘脑—垂体系统,1~4表示神经元,5表示神经中枢。图2是图1中神经元1和神经元2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人吃了过咸的食物,则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 ,并在5的调节下分泌X,5和X的名称分别是 、 。
(2)在寒冷环境中,正常人经过分级调节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但经检测某患者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偏高,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分级调节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一条即可)。
(3)图2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突触小泡的形成与 (细胞器名称)有关。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序号表示神经递质的运动方向: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
(10分)下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请回答:
(1)该细胞为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分化而来的,能够分化为这种细胞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它能与____结合。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 ________________。
(3)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由[ ] ____提供的能量。
甲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秸秆的再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____分解,产生的____、____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_。
(10分)紫茎泽兰又叫破坏草,原产于中美洲,是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科学家研究发现其数量与海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调查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____法。据图分析,最适于紫茎泽兰生活的海拔高度范围是________m,影响紫茎泽兰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
⑵紫茎泽兰在一定海拔区域内密集成片,以惊人繁殖能力排斥某些植物的生长,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
⑶研究控制紫茎泽兰的方法时发现:利用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此方法利用了生物之间的____关系。
如图所示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营养物质和激素,营养物质包括____和小分子有机物;激素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植物激素。
(2)此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A和B阶段主要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B阶段除了细胞分裂外,还进行细胞____等。
(3)A阶段是____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此过程不需要光照,而B阶段需要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苗的根细胞没有叶绿素,而叶的叶肉细胞具有叶绿素,这是基因________的结果。
枯草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具有催化分解蛋白质的活性,但极易被氧化而失活。1985年,美国的埃斯特尔将枯草杆菌蛋白酶分子中的第222位氨基酸替换后,虽然水解活性有所下降,但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用这种水解酶作为洗涤剂添加剂,可以有效去除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渍。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改造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
(2)改造后的枯草杆菌中的控制合成蛋白酶的基因与原基因对比,至少有____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
(3)利用生物技术改造蛋白质,提高了蛋白质的____性,埃斯特尔所做的工作,是对已知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
(4)定点诱变技术是蛋白质结构改造中的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