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做如右图所示操作。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1mL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如此再重复2次。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巴氏消毒的方法是    ,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涂布工具是下图中的       

(3)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4)消毒后的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被杀死,若继续用该方法检测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的数量,则在操作步骤上应做什么改动?      
(5)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人   ,菌落具有    特征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_______Ma(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填数字)组成。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_______Mb(填大于、等于、小于)。
(3)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_____原因是_______。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_______________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___ 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最可能是

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三处明显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该根尖,能测得放射性的结构有[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与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 ______和[  ] ______,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_______________,后者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胞分裂末期,与图中1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_____。如果用一定手段将该细胞器破坏,待根尖培养几天后,观察根尖细胞,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菜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后者具有致癌作用。某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的实验。下图为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以及测量结果: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盐水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是因为_ __。操作时,菜料装至时,加入配制好的盐水,并没过全部菜料。
(3)为确保发酵过程所需的无氧环境,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5)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培养基加入的化合物A是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方法操作。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 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