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 |
| 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
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有()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
|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
|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
|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
唐代以来,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中“坊”和“市”严格分开
②离城镇稍远的地方出现了草市
③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