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前人评该词“工于发端”,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答
(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喜逢郑三游山天平山中
(唐)卢仝(明)杨基
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这两首诗虽然用了相同的形容词“茸茸”,但描写的景物特点却不尽相同:卢诗是形容花草的,杨诗是形容细雨的。(各不超过4个字) (2分)
分别赏析两首诗的后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赏析第二句“急”字的妙用。
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①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明确提出了“,”的理论。
下列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虚实结合,并以“风”“云”和“晴”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
B.颔联“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
C.“平”字描述水苹的整齐,与“铺”字合用,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 |
D.颈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而“白”“黄”色彩对比鲜明。 |
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登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