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月上海棠
【金】党怀英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
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注: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原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本词作于任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令时。
(1)上阕“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分别化用了陶渊明的哪两句诗?“仿佛”一词具有怎样的意味?
(2)晚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评价该词“融情景中,旨淡而远。”请就景与情的关系对本词下阕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8分)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联系全词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具有什么含意?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怀示邻里①北宋•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②,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注]①时为元符三年(1100)春,作者落职居于徐州。②蜗成字:断墙上留有蜗牛爬过的痕迹,弯弯曲曲如同篆字。③剩欲:即颇欲、很想的意思。
(1)诗中的那些形象的描写照应了标题中的“春”字,请分别指出来。
(2)尾联作结,照应春游未行之事,兼说今日所思所想。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村即目丘逢甲
一角西峰夕阳中,断云东岭雨蒙蒙。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注】丘逢甲(1864-1912),台湾彰化人,离台内渡后,定居祖籍粤东镇平(今广东蕉岭)澹定山村。
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4分)
⑵诗中第三句的“欲”“将”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南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本词作于张孝祥知荆州时。
⑴“霜日明霄水蘸天”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试简析本句所展现的意境。
答:
⑵“澹烟衰草有无中”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试对这一艺术手法作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自咏示客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