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 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
时间/剂量 |
分泌量 (滴/15min) |
时间/剂量 |
分泌量 (滴/15min) |
时间/剂量 |
分泌量 (滴/15min) |
刺激迷走神经 |
3min |
8 |
3min |
8 |
3min |
8 |
注射促胰液素 |
1mg |
11 |
2mg |
37 |
3mg |
62 |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
3min和1mg |
43 |
3min和2mg |
88 |
3min和3mg |
120 |
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 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 作用。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5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
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填标号);细胞核是遗传
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该细胞若是蓝藻细胞,除应有细胞壁外,在细胞核中应没有核膜、染色质及[];在细胞质中应只有(填名称)一种细胞器。
(3)若图1所示细胞为癌变细胞,往往容易扩散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减少所致;若图1是人皮肤生发层的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2中(写全)时期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和染色体之比为2:1的是。(填字母)
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
B.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
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
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 |
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某校生物学习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性乳光牙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情况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
祖父 |
祖母 |
外祖父 |
外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姐姐 |
弟弟 |
女性患者 |
√ |
√ |
√ |
√ |
√ |
(表格中“√”的为乳光牙患者)
①根据上表绘制遗传系谱图。
②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该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 。
③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那么,该病基因发生突变的情况是 ,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2)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加,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几率增大。经咨询了解到医院常用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对该病进行快速的诊断。
①若用“+”表示有该遗传标记,“-”表示无该遗传标记,现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是“++-”,其父基因型是“+-”,母亲的基因型是“--”,那么这名患者21三体形成的原因是。
②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为有效预防该遗传病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11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________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纯合/杂合)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培育三倍体西瓜的方法是________,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