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它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拥有的船只超过一万五千艘,成为“海上马车夫”。该国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马帝国衰亡后,西欧各地城市逐渐萎缩;十二世纪以后,才又逐渐兴起,只是规模有限。十四世纪中叶,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热那亚等地,人口虽仍不足十万,但已是当时的大城市。这四个地方发展的共同背景为何?

A.位于重要贸易线,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B.文艺复兴兴起,文化繁荣,促进经济繁荣
C.靠近罗马天主教廷,吸引各地教徒前往定居
D.未受当时宗教改革运动影响,社会稳定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与该观点相吻合的是

A.工业革命加剧了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催生了自由主义的兴起
C.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工业革命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贝尔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
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
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

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口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

A.雅典土地与资源匮乏 B.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
C.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 D.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

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后来因失业回到家乡,仍作烧炭工人。杨秀清此时的“失业”,与某一城市的开港有关。这一城市应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