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欣赏某句诗文,或许是因为它的哲理,或许是因为它的优美……你最欣赏某个人,或许是因为他的美德,或许是因为他的睿智……你最欣赏某种动植物,或许是因为它的美丽,或许是因为它的不凡……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总是会欣赏每一寸阳光、每一滴甘露。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我最欣赏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以"做一个阳光男孩"或"做一个阳光女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体特征鲜明;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扶",《现代汉语词典》中主要意项有:
①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②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
③扶助。
请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以"扶"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题目: 原来,这就是答案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活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读材料,完成作文。
课堂上,老师问学生:"如果上山砍树,一粗一细,你们会砍哪棵?"学生答:"粗的。"老师又问:"如果粗的是杨树,细的是红松呢?"学生答:"红松。"老师笑问:"如果杨树笔直,红松歪七扭八呢?"学生忍不住问老师:"您到底想让我们怎样选择呢?"老师笑答:"怎么就没人问问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呀!心中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