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用化学用语表示:
(1)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2)碘酒中的溶剂                     ;
(3)第13号元素形成的离子           
(4)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            ;
Ⅱ.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打开啤酒瓶塞,有泡沫溢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溶解度与        有关;
(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某些酸性气体,是因为它具有         
(3)洗涤精去除餐具上油污的原理是             
(4)天然气可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5)金属钠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它能够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该反应属于       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①铜②水③空气④液态氮⑤二氧化硫⑥锰酸钾等六种物质中,是混合物的有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氧化物的有________,是化合物的有________,是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是非金属单质的有__________。

(2014)在按书本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当装置内的氧气低于一定含量时,红磷就不再与氧气反应,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有老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在一容器中倒入刚拆封的“暖宝宝”黑色粉末,再在上面放足量的白磷,迅速扣上烧杯,随后白磷自然,利用这一装置可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此同学们做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可能是木炭粉;
猜想二:该粉末可能是铁粉.
根据学过的科学知识,有同学认为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通过实验证明加入的黑色粉末是铁粉.加入铁粉后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原因是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1)Ⅰ组同学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_(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
Ⅱ组:Ⅱ组同学发现Ⅰ组实验可能产生实验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Ⅱ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5mL
15mL
9mL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4)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①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为什么?

下图是硫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集气瓶底部的水各有什么作用?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个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否都换成细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