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春,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纪录片在各大视频网站热播。著名媒体人柴静以“患儿母亲”身份,陈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因部分内容涉及国有石油企业、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以及部分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行性等原因,该片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一时间,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也受到审视和质疑,甚至对于一些质疑的反质疑也陆续出现在各大媒体。
某环境系学生:作为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出门带口罩的方法。柴静勇敢的作为就像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
中石化某高层:柴静一知半解,属于“外行看热闹”;雾霾责任在烧煤,在公民,在政府……
某著名财经人:少罗嗦,赶紧多买一点环保题材股票。
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该片更像环保部门对各种无奈的一次集体控诉,而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如果纠结于她本人,恐怕没有真正看懂。
材料二: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穹顶之下》此次完全通过互联网传播,带有效性强、参与度高等互联网特征,在更短时间内引发更大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赞扬与质疑,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可同时,部分评论却恶意揣测作者动机,对其道德品质进行诋毁,甚至肆意揭露个人隐私。而一些媒体出于经济利益,对这些评论大肆炒作,博取眼球,暴露了互联网文化“低俗化、庸俗化”的另外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的反复性”的知识,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和“反质疑”并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避免互联网文化的“低俗化、庸俗化”提出对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广东省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纸品制造、水泥、钢铁、乙烯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都高于国际先进水平。酸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山林破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材料二省委省政府表示,将下更大力气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并把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要采取措施,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有关企业负责人,请问你将如何配合政府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3)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政治生活角度你认为政府应该怎做?(12分)
当前,中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7.5%,低于8%。对此,中央认为,这是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
材料一马克思指出,哲学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4个月上涨达到4.4%。至此,1——10月份CPI同比上涨3.0%,触及年初提出的3%左右的“警戒线”,居民的生活已受到明显的影响。造成此次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流动性货币过剩的原因,有部分商品供应临时性短缺或部分地区临时性短缺的原因,也有热钱炒作等因素。对此,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央行已多次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财政部门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性补贴,并对一些生产和流通部门进行降税和补贴以降低生产和流通企业的成本:物价部门对一些产品价格进行临时性干预……,使得物价总体稳中有降,社会经济总体平稳运行。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一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6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喜的是,中国保持了持续30余年GDP年均增速9.8%的记录,当前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忧的是,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各类陷阱已不同程度地凸显。世界银行行长左利克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与世行合作30周年座谈会上再一次表示,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新问题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即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更难。可以说,未来五年,即“十二五”期间,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时期。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30余年快速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