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盐碱化 | D.水污染 |
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
A.乱砍滥伐森林 | B.过量引水灌溉 |
C.工业污染加剧 | D.人口大量迁入 |
该图为“人口增长统计图”,读图回答21-22题。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 |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 |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 |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9-20题。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下列时段中,此干道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
A.6:00-8:00 | B.18:00-20:00 |
C.13:00-15:00 | D.22:00-2:00 |
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据此回答16-18题:
菠菜中抽检发现的微量放射性碘-131主要来自:
A.大气循环过程 | B.水循环过程 | C.洋流循环过程 | D.生物循环过程 |
按性质分类,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属于:
A.环境污染问题 | B.局部性环境问题 | C.生态破坏问题 | D.资源枯竭问题 |
同时,另有报道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4日向海水中排放1.15万吨核污水。分析人士指出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对中国来说影响较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东黄海相对封闭式
②排放地在日本东海岸,中国在日本西侧
③受洋流因素影响
④冬季盛行西北风
⑤日本无鱼类洄游入东黄海
⑥两海域之间没有船只来往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回答14-15题。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F处 |
B.假如C地层上为松散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
C.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 |
D.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
沼泽地开发的合理做法是:
A.向沼泽要粮,加速大规模开垦沼泽 |
B.禁止开发沼泽,保护沼泽调节气候的功能 |
C.东北沼泽土壤内水分过多,潜在肥力不大,不利开发利用 |
D.沼泽开发,应坚持有利于保护沼泽、改善农业条件和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