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两次全国人大会议部分决议的投票表决情况,其中反对票票数的变化显示( )
决议内容 |
赞成票 |
反对票 |
弃权票 |
|||
2012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3年 |
|
本年度中央预算的决议 |
2349 |
2307 |
393 |
509 |
112 |
127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2291 |
2218 |
438 |
605 |
131 |
120 |
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2311 |
2339 |
429 |
485 |
115 |
121 |
A.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意识进一步增强
B.人大代表的审议权和决定权得到更加充分地实现
C.人民对社会财富分配和司法公平有着更多的期盼
D.不同意见自主公开表达,我国民主议政日益进步
与“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体现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B.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老子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这段话说明()
A.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之中 |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
多年一贯制的课桌椅己无法适应孩子的身高和体重,为此,专家建议课桌椅也应按号码进行划分,让学生们坐上合适的课桌椅。这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决定意识 | B.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
C.发展就是人认识的进步 |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创造的 |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中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变化就是发展
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③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建立在解决温饱问题、进入总体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这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