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                ,F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4)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                ,可能存在的物质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H、C、N、O、Na、S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照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两个氢分子  ;②两个钠离子  ;③氧化钠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③造成酸雨的气体  (写一种);

④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有效成分  

(3)写出一条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如图1)。

②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不同体积分数氧气中的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氧气体积分数(%)

30

40

60

70

带火星的木条

不变

稍亮

复燃

复燃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如图2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  

③双氧水分解也可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0.5g氧化铜中滴加双氧水,反应结束后固体仍为0.5g且呈  色。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双氧水分解反应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步骤

现象

结论

  

  

氧化铜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①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  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  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②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③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表。

物质

每100g海水所含质量(g)

96.5

氯化钠

2.7

硫酸钠

0.2

……

……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  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今年5月,我国发射了高分5号卫星,对O2、SO2、CO2等进行监测,在环境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①O3能吸收紫外线。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化学式是  

②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SO2中S元素化合价是  ,S、O原子个数比是  ;SO2的摩尔质量为  g/mol;1mol SO2中约含  个S原子。

③大气中的CO2使地球保持温暖。将过多CO2转化为甲醇(CH3OH)等燃料的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化学”)变化;CH3OH由  种元素组成。

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①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M 中一定没有  

③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Ⅱ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Ⅲ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Ⅳ向Ⅲ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  (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  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  ;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 步 .(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