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SO2的某些化学性质与CO2相似,实验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中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①→②→            →⑤(填序号);图中漏斗的作用是                     ;烧杯中NaOH溶液的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4)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m”或“n”)端通入。

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积极动手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图甲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

A.药匙

B.镊子

C.玻璃棒

(2)图甲中收集氧气所采用的方法是    法。

(3)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    ,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4)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正确操作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取适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无气泡冒出,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A

(1)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向蓝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试剂甲,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B。再向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C

(2)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加入试剂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3)为进一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可采用的方法是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

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小明

A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

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产生的气体是    

(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小红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

(1)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红砖粉末的    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    

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

【假设与猜想】

猜想Ⅰ:CaCO3

猜想Ⅱ:Mg(OH)2

猜想Ⅲ:   (填化学式)

【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Ⅰ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猜想Ⅰ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Ⅲ成立

验证猜想Ⅲ成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

【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变化来判别。

【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    

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再次实验】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    (填“Ⅰ”“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g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4)如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进入。(填"a或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