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           (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          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或“>”).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5)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的操作是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装置C而最好不用E的原因是   

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①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按图②所示量取水的体积,当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图③中干而冷的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说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

(4)图④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利用电热丝通电放出热量引燃红磷),其优点是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 2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某同学利用O 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 2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 2的体积分数是   %,蜡烛熄灭时O 2的体积分数是   %。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 2进行测定(初始时O 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 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

猜想1及理由:   

猜想2及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