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图一:高炉群;图二:花生亩产量13241斤)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何种的改造途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大改造的意义?(2点,4分)
(3)材料二图片现象出现于哪一场运动中?它导致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二:从1840年至今,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说明了中美两个国家在地球上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四: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1月份宣布将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3月8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特称美军未来几年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60%的海军军舰,包括再增派一艘航母。
—— 环球网报道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2)材料二中“从1840年至今,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请写出两例曲折的史实。
(3)材料三和材料四,美国人的手两次“伸过’太平洋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4)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至少答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2013年5月16日在重庆开幕。45个国家(地区)的627家跨国公司、近6000家企业参会,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132家。本届渝洽会以“国际投资、全球贸易、内陆开放、区域合作”为主题。
(1)材料一中导致欧洲两次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的言语,意味着战后世界格局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 “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内涵。这一“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所述的“渝洽会”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据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观察中国》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为实现其梦想而进行的实践?
(2)材料二中对未来中国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林肯政府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政府在战争初期……提出维护宪法和联邦统一的口号。
材料二列宁在《关于纪念日》中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材料三 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据材料一分析南北战争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什么条件。
(2)据材料二,说说1861年俄国最重要的“改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改变”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
(3)材料三所述日本的这种做法有何历史意义?
(4)综上所述,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怎样?
九年级(1)班组织了一次主题为:“世界史上的民主与法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识读各国政治体制
(1)根据图一判定这是古代哪个城邦国家的政治结构示意图?图一与图二有何联系?
★步骤二:解读各国法律文献
材料一“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材料二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2)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文件?
(3)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体现。请你结合某一文件的内容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