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和表,回答各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年份和地区
项目
1900年
2000年
2006年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苏州
徐州
GDP(亿元)
202
112
1540
616
4820
1428
人均GDP(元)
3617
1438
26692
6948
78801
15363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m2
 
111
 
318
 
85
 
76
 
54
 
9

 
关于苏州和徐州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A.徐州GDP比苏州低,但GDP增速快于苏州
B.两地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C.两地人均GDP均在增加,徐州增加得更快
D.两地耕地面积均在减少,苏州减少得更多

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合理的建议是

A.为发展经济,两地应继续大力引进工业,提高GDP水平
B.苏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保证耕地不再减少
C.徐州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D.为保护耕地,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工业转移到外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图1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图1
据图1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图1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1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小题。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图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1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1、2题。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