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和表,回答各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年份和地区 项目 |
1900年 |
2000年 |
2006年 |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
GDP(亿元) |
202 |
112 |
1540 |
616 |
4820 |
1428 |
人均GDP(元) |
3617 |
1438 |
26692 |
6948 |
78801 |
15363 |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m2) |
111 |
318 |
85 |
76 |
54 |
9 |
关于苏州和徐州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A.徐州GDP比苏州低,但GDP增速快于苏州 |
B.两地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
C.两地人均GDP均在增加,徐州增加得更快 |
D.两地耕地面积均在减少,苏州减少得更多 |
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合理的建议是
A.为发展经济,两地应继续大力引进工业,提高GDP水平 |
B.苏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保证耕地不再减少 |
C.徐州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
D.为保护耕地,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工业转移到外地 |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A.一般在中小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 B.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
C.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解决得最好 | D.在发展中国家暴露的最早 |
下列国家中,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泰国 | B.英国 | C.印度 | D.巴西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
C.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③市区交通拥挤④为了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文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