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5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京沪高铁建成通车、“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完美对接、“蛟龙号”深潜超过7000米……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2)请说说中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3)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上述问题反映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总任务是什么?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材料一:“打虎”“拍蝇”“猎狐”齐发力,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接连被查处。全国超7万名违反八项规定党员干部受处理,海外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2014年反腐“成绩单”产生了强大震慑力。
材料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查处,成为十八大后被关进笼子的最大“老虎”,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反腐败第一次深入“常委”级别。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
(2)要将反腐败工作进行到底,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举报腐败行为?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的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并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此外,我国在制定普通法律时也大都明文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等。
(2)请你运用九年级第四单元"情系祖国"的有关知识回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南充卷)】实践与探究
材料一:【十面霾伏】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多地PM2.5指数频临爆表,四川虽然地处西南,也有多个城市在重度污染城市排名中上榜,南充“榜上有名”。下图是四川某市PM2.5来源分析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材料二:【人霾之战】对于雾霾天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污染防治:淘汰燃煤小锅炉,推进燃煤电厂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国家还加强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环保法明确规定“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三;【人定胜霾】面对雾霾,很多百姓以“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等词来调侃自己无奈的生存环境和表明战胜雾霾的信心。人民网网友“论霾”说:能否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进一步落实治霾各方责任,消除百姓“心肺之患”,使APEC蓝成为新常态,人民翘首以盼。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一反应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一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3)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必须贯彻执行“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请回答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
(4)建设美丽家乡,让我们不再指责和埋怨,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你将怎样行动呢?(至少写四条,共4分)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律素养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其核心议题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生活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重要性。
材料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内江,内江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律进学校”主题教育活动。
根据以上精神,我市各中学积极推进“法律进中学”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了法律进班级、法律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
(2)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你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
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
(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