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3∶4,通入一定量的Cl2,该比值为1∶1∶1,则反应的Cl2和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 B.1∶4 | C.1∶6 | D.1∶8 |
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湿润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则D中可以盛放足量的 ()
A.浓硫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 C.水 | D.饱和食盐水 |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6 g 无水碳酸钠,在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
B.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瓶塞处是否漏水 |
C.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可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 |
D.定容时,若仰视,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高 |
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A.实验室的氯水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B.漂白粉比氯水稳定,可露置在空气中 |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可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
D.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
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3 mol•L-1的KClO3溶液 |
B.75 mL 2 mol•L-1的NH4Cl溶液 |
C.150 mL 2 mol•L-1的CaCl2 溶液 |
D.350 mL 3 mol•L-1的NaCl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