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经常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
(1)以上是两种常见香豆素,关于香豆素和双香豆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双香豆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B.都属于芳香烃 |
C.分子中均含有酯基 |
D.1 mol香豆素含碳碳双键数为4NA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2)写出香豆素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以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流程如下:
已知:(i)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①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D与乙酸酐反应,除生成
外,另一种产物是____________。
③异香豆素与香豆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具有以下特点:
(a)含有苯环;
(b)含有与香豆素相似的两个六元环;
(c)l mol异香豆素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1 mol NaOH。
写出异香豆素的结构简式______。
I、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在B中选择试剂,在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填入序号):
B:(1)NaCl细颗粒;(2)NaOH溶液;(3)水;(4)CaO;(5)饱和Na2CO3;(6)溴水;(7)KMnO4溶液。
C:(1)变性;(2)盐析;(3)蒸馏;(4)分液;(5)结晶;(6)洗气。
物质 |
加入试剂 |
操作方法 |
①苯(苯甲酸) |
||
②乙酸乙酯(乙醇) |
II、1 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
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
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含钛的两种颜色的晶体,一种为紫色,另一种为绿色,但相关实验证明,两种晶体的组成皆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
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的样品配成待测溶液;
b.分别往待测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原绿色晶体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紫色晶体的水溶液反应得到沉淀质量的。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1)、熔点沸点HFHI;原因:
(2)、各种含氧酸HClO、HClO3、H2SO3、HClO4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为
(3)、下列4种物质熔点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为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刚石(C—C)②锗(Ge—Ge)
③晶体硅(Si—Si)④金刚砂(Si—C)
(4)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之为晶胞。NaC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______个Cl-,由这些 Cl-构成的几何构型为晶体中在每个Cl-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Cl-共有________个。
(5)某元素的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
2p
3s
3p
4s
,则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6)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3d104S2,它属于第周期,是族,区元素,元素符号是。该原子核外有个能级,电子云的形状有种
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单位:kJ/mol)
共价键 |
H-H |
Cl-Cl |
Br-Br |
H-Cl |
H-I |
I-I |
N≡N |
H-O |
H-N |
键能 |
436 |
247 |
193 |
431 |
299 |
151 |
946 |
463 |
391 |
(1)把1molCl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2)试通过键能数据估算H2(g)+Cl2(g)=2HCl(g)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试分析三个时间段里,反应速率不同的可能原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蒸馏水 | B.氯化钠固体 | C.氯化钠溶液 | D.浓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