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氟利昂和NOX都能破坏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
B.针对H 7 N 9禽流感的扩散情况,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预防,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活性银离子、酒精、双氧水等作为消毒剂,这种处理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核心 |
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
D.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鱼油充分水解后不能全部都得到氨基酸 |
在下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甲装置中Cl-有剩余,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 |
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溶液pH无变化 |
C.向甲中通入适量的HCl气体,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
D.当甲装置中产生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
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
C.用0.2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 |
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 mol | B.0.5 mol | C.0.6 mol | D.0.8 mol |
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NaR+CO2+H2O=HR+NaHCO32NaR1+CO2+H2O=2HR1+Na2CO3。HR和HR1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A.HR较B弱 | B.HR1较弱 | C.两者相同 | D.无法比较 |
能说明0.1mol•L﹣1的NaHA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某温度下,测得溶液的pH<7 |
B.溶液中c(Na+)=c(A2﹣) |
C.溶液中存在Na+、HA﹣、A2﹣、H2A 多种微粒 |
D.NaHA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