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两句诗中,用“吞声”“踯躅”描摹情态、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痛苦不堪的诗人形象,读之如在眼前。
B.《夜归鹿门歌》中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襟怀。
C.《书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主要通过对比、用典的手法呈现出。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①张 先
数声鶗鴃②,又报春芳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③,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④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本词是抒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之作。②鶗鴃:亦作“鹈鹕”,即杜鹃。③永丰柳:凄冷清凉的树,比喻孤寂无靠的女子。④幺弦:琵琶的第四根弦,借指琵琶。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残春景象?寄予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有人说“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是全词思想感情的喷发点,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下阕内容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大德歌·春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
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1)“虚飘飘柳絮飞”一语双关,请具体说明这句话包含了哪两层意思?(4分)
(2)全曲主要是怎样表达少妇的思念之愁?结合诗歌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06浙江)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东吴生相遇韦 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 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诗人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流落江南起,直到昭宗乾宁元年(894)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
(1)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全诗以“泪”起,以“笑”结。请分别指出“泪”与“笑”蕴含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闺怨明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1)有人认为,这首诗很讲究炼字,一个“试”字感情丰富,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