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形,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
杂交组合 |
总株数 |
表现型 |
|
动态株型 |
正常株型 |
|||
A |
动态株型×动态株型 |
184 |
184 |
0 |
B |
正常株型×正常株型 |
192 |
0 |
192 |
C |
动态株型(♀)×正常株型(![]() |
173 |
173 |
0 |
D |
动态株型(![]() |
162 |
162 |
0 |
E |
C组的F1自交 |
390 |
290 |
100 |
F |
C组的F1×正常株型 |
405 |
200 |
205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动态株型产量高于正常株型,原因是:动态株型在生长前期,叶较平展,有利于 ;生长后期,叶直立,在开花期时株型紧凑,呈宝塔形,上部叶片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也能减少 ,使下部(平展)叶片也能接受较多的光能。生长前期和后期均能提高 ,有利于高产。
(2)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 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 。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 基因控制的。理由是 。
(3)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显性,还可通过分析 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4)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之为 。
(5)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 。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子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的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 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 定律。
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 |
注射试剂 |
G1 |
生理盐水(灭菌) |
G2 |
大肠杆菌菌液 |
G3 |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
G1 |
0 |
17% |
83% |
G2[ |
50% |
33% |
17% |
G3 |
83% |
17% |
0 |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___________,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____________(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____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 |
IFN-γ mRNA相对含量 |
IL-4 mRNA相对含量 |
G1 |
1.490 |
0.887 |
G2 |
0.705 |
1.741 |
G3 |
0.630 |
2.039 |
④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___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___细胞。
⑤该系列实验中要使用到co2培养箱,箱内co2气体的比例为_________ ,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甲是采用黑、白瓶法(黑瓶不透光),分别测定某池塘夏季白天不同深度水层每小时的平均氧浓度变化曲线,纵轴表示水池深度(假定不同深度的水温不变),横轴表示瓶中O2的变化量(g/m2·h);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深3m时白瓶中的水藻___________(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水藻产生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瓶中测得的O2变化量为净光合作用产生量,则光照适宜时,水深1m处每平方米的水藻1 小时制造的O2的总量为________________。
(3)白瓶在水深3 m时,O2的变化量为0,表明在此深度时,水藻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 等于、小于)呼吸速率,若将白瓶水藻从3m处移到2m处,则短时间内水藻细胞中C5的含量将 _______________(填增大、 减小、不变)。
(4)若图乙实验中将试管向右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人类染色体异常会造成流产、痴呆等疾病。人类第7号染色体和第9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易位如图甲所示,但易位后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断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病患者,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 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后代早期流产。乙图为由于发生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易位而导致的流产、痴呆病系谱图,已知Ⅰ—2、Ⅱ—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
(1)个体Ⅰ-2的7或9号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了改变。
(2)个体Ⅱ-2能够产生 种配子。
(3)写出个体Ⅲ-1的7和9号染色体组合(用甲图中的字母表示)。
(4)早期流产导致胎儿不能成活。Ⅲ-3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概率是。
(5)为防止生出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孩子,建议婚前进行,妊娠期间进行。
Ⅱ.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F1株数 |
F2株数 |
||
紫色叶 |
绿色叶 |
紫色叶 |
绿色叶 |
|
①紫色叶×绿色叶 |
121 |
0 |
451 |
30 |
②紫色叶×绿色叶 |
89 |
0 |
242 |
81 |
请回答:
(6)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规律。
(7)表中组合①中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 cm株高和50 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的小麦杂交,F1全为60 cm。F1自交得到F2,F2中70 cm∶65 cm∶60 cm∶55 cm∶50 cm均为1∶4∶6∶4∶1。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可用A、a,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60 cm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专家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
(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 cm和一株60 cm的小麦杂交,杂交后代中70 cm∶65 cm∶60 cm∶55 cm约为1∶3∶3∶1,则亲本中65 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60 cm的基因型为________,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 cm和一株60 cm的小麦杂交,F1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A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f点细胞中有条染色单体。AB所示细胞的时期分别与C图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时期对应。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必须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才给分)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