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张光,字景武,江夏钟武人也。少为郡吏,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转北地都尉。    
初,赵王伦为关中都督,氐、羌反叛,太守张损战没,郡县吏士少有全者。光以百余人戍马兰山北,贼围之百余日。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光以兵少路远,自分败没。会梁王肜遣司马索靖将兵迎光,举军悲泣,遂还长安。肜表光“处绝围之地,有耿恭之忠,宜加甄赏,以明奖劝”。于是擢授新平太守,加鼓吹。   
陈敏作乱,除光顺阳太守,加陵江将军,率步骑五千诣荆州讨之。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时江夏太守陶侃与敏大将钱端相距于长岐,将战,襄阳太守皮初为步军,使光设伏以待之,武陵太守苗光为水军,藏舟舰于沔水。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先是,秦州人邓定等二千余家,饥饿流入汉中,保于成固,渐为抄盗,梁州刺史张殷遣巴西太守张燕讨之。定窘急,伪乞降于燕,并馈燕金银,燕喜,为之缓师。定密结李雄,雄遣众救定,燕退,定遂进逼汉中。太守杜正冲东奔魏兴,殷亦弃官而遁。光不得赴州,止于魏兴,乃结诸郡守共谋进取。燕唱言曰:“汉中荒败,迫近大贼,克复之事,当俟英雄。”正冲曰:“张燕受贼金银,不时进讨,阻兵缓寇,致丧汉中,实燕之罪也。”光于是发怒,呵燕令出,斩之以徇。绥抚荒残,百姓悦服。   
时逆贼王如余党李运、杨武等,自襄阳将三千余家入汉中,光遣参军晋邈率众于黄金距之。邈受运重赂,劝光纳运。光从邈言,使居成固。既而邈以运多珍货,又欲夺之,复言于光曰:“运之徒属不事佃农,但营器杖,意在难测,可掩而取之。”光又信焉。遣邈众讨运,不克,贼遂大盛。光婴城固守,自夏迄冬,愤激成疾。佐吏及百姓咸劝光退据魏兴,光按剑曰:“吾受国厚恩,不能翦除寇贼,今得自死,便如登仙,何得退还也!”声绝而卒,时年五十五。百姓悲泣,远近伤惜之。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以兵少路远,自败没分:料想 B.率步骑五千荆州讨之诣:到
C.呵燕令出,斩之以徇:示众 D.但器杖营:军营

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张光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   ②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   
③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   ④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 
⑤呵燕令出,斩之以徇   ⑥光从邈言,使居成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氐族、羌族反叛,张光在太守张损战死的情况下,带百余人坚守马兰山北,孤军奋战,连续几次出奇兵打败敌人,突围而出。
B.讨伐陈敏乱军时,张光从水陆两面巧设伏兵,与友军密切合作,为战役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讨伐邓定时,张光斩杀了与贼人勾结的张燕,才逐步平定了战乱,安抚了百姓。
D.抵御李运、杨武时,张光因轻信晋邈,最终固守孤城,内外交困,愤激而死,令人叹惋。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2) 张燕受贼金银,不时进讨,阻兵缓寇,致丧汉中,实燕之罪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A.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C.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A.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B.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C.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原毁》)
D.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过秦论》)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下列句子中活用不同一项是()

A.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B.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D.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拙效传
(明)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过:经过
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比:邻近
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坐:因为
D.主者谅其无他谅:原谅

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而四拙以无过
B.其狡狯者,相继逐去唯恐其失所也
C.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戚尝刈薪,跪而缚之
D.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与诸门隶嬉游半载

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
①冬仆迷路②冬仆饮酒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⑤戚仆缚薪⑥奎仆市帽

A.③⑤ B.②⑥
C.①②④ D.①⑤⑥

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
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翻译和断句。
(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
译文:
②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译文:
请用斜线为下面文段断句。
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