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的一组信息。在本质上文化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上得以流传,如建筑、石刻、竹帛纸书等。更有一些直接借助人脑储存,如口头流传的一些史诗、歌曲等等。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如政治(古人称“经邦济世”之术,与现在的经济概念有些不同)、娱乐功用以及在科学技术、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功用,这些功用不应混淆。
②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娱乐功能。鲁迅所说原始人抬木头时发出的“吭唷吭唷”之声,渔猎之族在石头和崖壁上刻画动植物形象,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这些行为后被我们称为文艺。宽泛一点,饮食文化之类也可列入其中。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拯救濒危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假如哪天我们只能听到超级女声一种声音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③国家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军事、经济落后,与文艺没有太大关系。中国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推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近两千年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衰落不过在近一、二百年。只是腐败的统治者往往将大量社会资用于享受这种精细的文艺,造成批判者迁怒于这些娱乐性的文化功能。文艺本没有亡国的罪过,不是“后庭花”亡宋,而是宋朝有问题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文人不解,讹传至今。文艺本质上是没有功利性的,我们不应对此要求太多。对本土的、外的文艺都不必以有用无用权衡,只要无害即可。但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如战争中的军歌等等。寓教于乐,更容易被人接受。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教”的“乐”就应该淘汰。
④中国文化是唯一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过去西方学者认为这是原始文化的特征。通过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已越越少。但又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宗教是儒教。其实在中国虽然常将儒道释三者并立称为“三教”,许多地方神庙中也供奉孔子像。但儒其实只是儒学,它主要传播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一观念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极为重要,因此被历届统治者推崇。它有很多积极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和后统治者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加入的消极因素。如反对变革、维持现有秩序以及一些落后的伦理观。中国现在到处建孔子学院,希望要有选择地传播儒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要把那些糟粕也宣传出去。尤其不要自己继承,传播出去害人,继承则害己误国。
⑤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之一。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连钱钟书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只敢将自己的文集称作“管锥篇”,像我们这些知之不多的人更不能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的一组信息。
B.文化有的附着于某些物质得以流传,有的直接借助人脑储存。
C.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可能是娱乐功用。
D.过去西方学者认为,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是原始文化的特征。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用“鲁迅所说”之例是说明饮食文化之类也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
B.第③段用“后庭花”之例是说明造成批判者迁怒于娱乐性文化功用的原因。
C.第③段用“战争中的军歌等等”之例说明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
D.末段用钱钟书之例说明中国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学艺术的结论。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将反对变革等一些落后的伦理观加入儒学。
B.娱乐功能大概是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功用,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C.作为“三教”之一的儒教,其传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
D.像超级女声这种文艺节目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发展娱乐性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生物疗法抗癌
近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临床肿瘤协会年会上,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批使用生物疗法的药物,已经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奇效。目前癌症治疗已经由传统的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及放射线治疗的时代进展到另一个新的时代——生物疗法的时代。
传统的化学与放射线治疗所用的战术好比是“地毯式轰炸”,在摧毁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的组织产生相当大的伤害。由于一些常规化疗药物的主要原理是破坏细胞生长,同时也使骨髓和胃肠道的快速生长细胞受到破坏,所以化疗通常会带来贫血、感染、恶心和腹泻等副作用。而生物疗法,则可以针对癌细胞所特有的抗原,或更精确地说,是对一种癌细胞生长因子的接受体加以阻断,使癌细胞无法接受到体内生长因子的刺激而生长,或是使癌细胞内生物讯息之传递受到阻断,无法将讯息传到细胞核,而避免癌细胞无限制生长。这种疗法就好比“定向导弹”,可以精确地命中目标,避免“地毯式轰炸”所带来的副作用。科学家认为,随着生物疗法的进展,未来还可以根据个别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个别用药。在10—20年内,当癌症确诊后,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型,而且届时癌症将不再按照生长的部位或是按照显微镜下的形状分类,而是按照其基因特征分类了。
生物疗法代表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尚需更多临床测试。
但是,将癌症真正变成慢性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生物疗法前景光明,专家认为,就现在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测试,这种药物还只能用于个别患者试验性使用上。
约斯隆——卡特林癌症中心主任哈罗德·法莫斯医生认为,不能对癌症新疗法设定严格的时间表,因为担心会带来“失败的期盼”。“生物疗法意味着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癌症的阿喀琉斯之踵。但问题是科学还不知道阿喀琉斯之踵在哪里,或非常清晰他们的目标。”一位专家的话,道出了生物疗法的局限性。
在临床试验中有超过一半的生物科技药物为抗癌药,生物抗癌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生物抗癌药的研制成功,令制药业大为兴奋。目前在癌症临床治疗方面,已经有395种药物问世。而相对而言,心脏病的药物为122种、精神治疗药物为176种。
但是随着更多的抗癌药正式上市,为这些药物买单将成为政府健康医疗系统的大问题。特别是现在,一些新药仅一个疗程就需要支付上万美元。
而在去年,由遗传技术研究公司开发的、第一个采用生物技术抗癌的药物Avastin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正式上市,更令其母公司收入在全球生物技术企业中一下排名第二位。
下列对“生物疗法”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是用生物药品破坏骨髓和胃肠道细胞的生长,针对癌细胞特有的抗原,施放“定向导弹”的疗法。
B.是用生物药品阻断癌细胞生长因子的接受体或其生物讯息的传递,避免癌细胞无限制生长的疗法。
C.是避免“地毯式轰炸”的副作用,根据个别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有针对性用药的疗法。
D.是用生物抗癌药品使癌症成为慢性病而延长时间缓慢治疗的方法。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在癌症临床治疗方面已经有395种药物问世,远远高出心脏病和精神治疗药物,表明各大制药公司都在积极研制和生产抗癌药物。
B.抗癌新药在给病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每种新药一个疗程就需要支付上万美元。
C.生物疗法前景光明,但它的局限性不是马上就能克服的,这是专家们的共识。
D.“地毯式轰炸”是传统治疗癌症的几种方法采用的共同战术,它意味着对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的摧毁和伤害。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疗法意味着现在已能按照癌的基因特征分类,医生的治疗在确定肿瘤类型的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
B.生物抗癌药的研制成功对于制药业意味着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而对政府健康医疗系统则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C.对癌症新疗法尚不能制订出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表,因为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临床测试,还不能实现全面推广。
D.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具有对新研制生产的药物批准上市的权力,某种抗癌药物能得到批准,意味着该药物既有市场需求又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台风是范围很大的一团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很低,四周围的空气绕着它的中心以反时针方向快速地旋转。低层空气边旋转边向低压中心流动,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也越大。台风中心有一个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区域,通常被称为台风眼。由于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因此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台风眼区外的空气,向低压中心旋进,它们挟带着大量的水蒸气,由于不易进入眼区,而在其外围上升,形成大片灰黑色臃肿高耸的云层,下着倾盆般的暴雨。而台风眼区内出现了下沉气流,因而云消雨散,夜间还能看到闪烁的星星。正如今年第5号台风威马逊的卫星图像所表现的那样,由于台风眼区一般是晴到少云天气,因而在卫星云图上呈黑色小圆点状。
台风的破坏力是很难预测的。即使较为准确地预测到台风登陆的地点和时间,人类也难以预料台风的全部行为,因而难以预测它的破坏力。“云娜”被准确预测后依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只发生在中国——很多时候,科学家都不能准确估计风暴的破坏力。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正在苦苦研究,希望能够揭开去年9月登陆哈利法克斯的Juan飓风具有如此强大破坏力的秘密。预报中,Juan飓风是一个二级飓风,但后来,它造成的破坏相当于一次三级飓风的强度,加拿大的气象学家彼特·保尔这样说。科学家将飓风分为五类。一级风暴的风速最低,五级的最强烈。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估量飓风到来的规模、产生的破坏力的大小。“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告诉人们破坏程度的大小,那分类就失去了意义。”保尔说道。“人们需要知道,一定的风速对我们的住房有何影响,对我们的树林有何影响。”美国森林学家大卫·苏特兰说,“风暴对树林的袭击对象主要是年老的树木,以及一些特定品种的树木。比如说,红云杉在飓风中似乎更容易兜住大风,从而被连根拔起。”并且,苏特兰注意到,暴风过后,一些地方树林被夷为平地,而就在不远处,树木却站立在那儿。苏特兰认为,飓风制造了“风弹”——或者说是风暴中包含的小风暴,它们被苏特兰看作是一系列的“迷你龙卷风”。一个成熟的台风,爆发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万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其威力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从长远的观察来看,强台风的出现是不是会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呢?“的确有科学家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来寻求一种模型以预测强风暴何时来临。但就现在看来,要准确地找到它的规律还很难。”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专家杨义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这种研究的前景不敢乐观。杨义文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一般认为,厄尔尼诺效应可能对台风发生的频度产生影响,但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能证明它跟台风强度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另外,统计数据也没有找到全球温室效应引起的升温跟台风频度、强度之间的必然联系。相反,近七八年来,无论是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还是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量,都比上世纪50~70年代少了相当多。从这种情况来看,除了按季节变化之外,台风在大的时间跨度里几乎没有明显规律可寻。
以下对“台风眼”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范围很大的一团旋转的空气,中心气压很低,四周围的空气绕着它的中心以反时针方向快速地旋转,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
B.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其外围上升,形成高耸的云层。
C.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区内,空气旋转太厉害,空气中挟带着大量的水蒸气,造成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的区域。
D.台风中心有一个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区域,通常被称为台风眼,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台风眼区内常常出现下沉气流,因而云消雨散,夜间还能看到闪烁的星星。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台风眼区由于像一个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因而里面不受外围变化强烈的空气影响,在卫星云图上呈黑色小圆点状,那里夜间还能看到闪烁的星星,都是晴天。
B.科学家一般认为,厄尔尼诺效应可能会对台风发生的频度产生影响,但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能证明它跟台风强度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C.近七八年来,无论是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还是北太平洋生成的台风数量,都比上世纪50~70年代少了相当多,但还没有证据说明全球温室效应引起的升温跟台风频度、强度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D.可以把飓风分为五类,一级风暴的风速最低,五级的最强烈。一个成熟的台风,爆发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万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报中,Juan飓风是一个二级飓风,但后来,它造成的破坏相当于一次三级飓风的强度,由于预报不准,所以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B.因为即使较为准确地预测到台风登陆的地点和时间,人类也难以预料台风的全部行为,因而难以预测它的破坏力,所以对台风破坏力的预测,科学家任重道远。
C.因为红云杉在飓风中似乎更容易兜住大风,从而被连根拔起,为减少损失在台风频发区种植树种时应有所选择。
D.虽然除了按季节变化之外,台风在大的时间跨度里几乎没有明显规律可寻,很多时候科学家现在还不能准确估计风暴的破坏力,但是许多国家的研究和预报工作并没有停止,包括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海边
斯 妤
  我是一个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人。厦门岛四周的海水湛蓝澄碧,温婉妍丽,那近乎透明、终日涌动不息的蓝色衬着岛上西式建筑的红砖绿瓦,还有散立在海滨山坡的芭蕉、椰树、木棉,孕育、滋养了一个又一个诗人、音乐家,也使岛上的男子汉们日追一日地慷慨热情。这是南方的海,我故乡的海,终日奔涌喧哗着阳光的海。我曾是那片海域的女儿,它那湛蓝得近乎神奇的宽广怀抱,培育了我最初的温婉深情、明媚清丽。
然而,丧失温馨情怀仿佛有一万年之久了。这丧失是否和背井离乡,长期漂游在凛冽的北方有关?
现在,驱车来到这北方的海域,面对这恢弘、壮阔的大海,我的灵魂突然一阵战栗。大连的海域是如此广袤,如此苍茫,如此灰暗滞重、阴郁沉雄。当海浪雄狮怒吼般地朝岸边席卷而来时,我感觉到的不是人类的伟岸,生命的欢乐,而是宇宙的无限,自然的浩荡,造物主的神秘与威严。
还有时间那亘古不变的循环、流转,人类命运的瞬息万变,无以把握,空间的浩荡连绵,无始无终,这一切,透过脚下这蓄积着原始伟力的海浪朝我呼啸而来时,我心里突然涌起了无尽的乡愁!
我想要那温柔妩媚的湛蓝吗?我想要那奔涌喧哗的阳光吗?我想要那玲珑美丽的故乡来抚慰我,庇护我吗?
是的,我想要用梦幻来对抗现实,我想要用善良的虚假来抵御严酷的真实。我愿意抛弃清醒、明敏、透彻,重新回到懵懂无知、混沌盲目。
然而人类已无法回到童年。
在名震中外,号称“神力雕塑公园”的金石滩,造物主又一次让我嗒然无语,惶惶不安。一堵由紫色、白色、灰色条纹相杂而成,浓缩了亿万年宇宙沧桑的叠层石灰岩耸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岩石是六亿年前海洋藻类生物化石而成。巨大而斑驳的断层上,一片莽莽苍苍,凹凸嶙峋。六亿年的时光熔铸了它的苍茫,无数海底生命造就了它的丰厚。时光使生命变成了石头,生命又使时光得以凝聚。
然而生命毕竟变成了石头。
面对这无言耸立着的宇宙沧桑史,我又一次强烈地感到浮沉在漫漫时空中的人类的悲哀。“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一代又一代的人流逝了,沉积下来的便只有一代又一代灵魂对战胜时间、建立不朽的永恒渴望。
希腊神话里有位坚定的西绪弗斯。诸神处罚他,让他不停地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明知无效无望,但西绪弗斯日复一日,迈着坚定的步伐下山,将巨石一次又一次推上山顶。
汽车终于驶上风光旖旎的滨海路。海风刚烈而强劲地刮,仿佛把我们的面包车当成了待举的风帆,一定要把它吹灌得满满,张扬得高高的才肯住手。滔滔黄海在前,郁郁青山在后(被车抛到了身后),大海以永不止歇的热情呼啸着,奔腾着,凌厉强悍的北方气息灌满了整条公路,弥漫在每个人心头。汽车疾驶着,树木飞掠而过。涛声时远时近,一片坦荡无垠中,突然转出一弯苍翠,又一弯苍翠,然后“哗”地一转,一片坦坦荡荡的海滩拥着一片汹汹涌涌的海浪出现在眼前。远处近处,偶尔冒出几座红砖小楼,像是在倔强地显示人类的意志。而左侧的青山,则时坐时卧地逼视着这一切,仿佛它也不肯袖手旁观,只要稍有动静,它便会“嚯”地耸立起来,慷慨激昂地参与这个世界的事务……
盘旋在逶迤的滨海路,我更多地感觉到了人类的气息。我们明知我们无论走过多么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指向消亡,明知生命有欢乐,更有无尽的劳作和苦难,我们也得迈着“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下去,并且尽可能地使这过程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
从海边回到住地,我五岁的儿子突然十分严肃地问我:“妈妈,谁能活得比‘时候’长?”我被他突兀而犀利的追问所震动,一时竟无言以对。如今想来,这个问题是谁也无法彻底解答的。只有当他长大成人,体味了百态人生,并且终于能够和大自然静静对视,在心里一再问自己“时光流逝,在这过程中一直保有新鲜生命的东西是什么”时,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1.然而人类已无法回到童年。
2.时光使生命变成了石头,生命又使时光得以凝聚。
文中故乡的海和北方的海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故乡的海写起
作者写海,为什么要引用希腊神话中西绪弗斯的故事?
文章倒数第三段写“海风”“面包车”“红砖小楼”“青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深度撞击
“深度撞击”探测器的撞击器在太空“亲吻”彗星的精确度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2时20分左右,“深度撞击”探测器进行了第一次发动机点火调整,调整持续了约20秒,此时,撞击器运转正常,自动导航系统不断工作,不断修改自己的轨道,保证它能够精确地撞击到彗核上。
13时17分左右,“深度撞击”探测器成功完成第二次发动机点火调整。
13时39分是最后一次轨道调整。此时,撞击器上的摄像机不断地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高清晰度的照片。这些照片清楚地显示,神秘的彗星上遍布冰隙、冰脊和冰川模样的地貌。这些照片引得喷气实验室内的科学家们和通过网络看直播的世界各国的天文爱好者们惊叹不已。此时的撞击器运行得非常平稳,并且离彗星越来越近,大家能看到一些神秘的扬尘——彗星表面的喷发活动。因为这些喷发,所以传回的图像清晰程度有所降低。
13时52分左右,“深度撞击”撞击器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整个过程持续了3.7秒。这期间曾经让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都悬到了嗓子眼儿上:在撞击发生前约两分钟,撞击器的身影一度神秘消失,直到它重新出现在大屏幕上,人们才舒了一口气,这也算是整个撞击过程中有惊无险的一次。13时58分,第一张撞击的照片传到了喷气实验室并且显示在大屏幕上。探测器发回的一张图片显示,撞击场面与此前预计毫无二致。撞击器击中彗星下部,撞击处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冲击产生的碎片在空中散开,如同云状。据科研人员介绍,撞击前2个小时,撞击器转入自动驾驶状态,完全脱离地面控制人员的掌控。如果此前运算稍有差错,或者器载部件出现故障,撞击器便可能与彗星失之交臂,而这项耗资3.3亿美元的实验也将随之功亏一篑。所以,整个行动的精确度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
事先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事实比预测的要壮观。撞击时,彗星下半部分喷发的物质非常高,原来看到的是非常小的一个核,撞击以后,整个抛射物非常高、非常大,让观看的人想起了蘑菇云!当这幕情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喷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天哪,天哪!”
撞击器重370千克,由铜和铝制成,它上面布满铜钉。选用“铜炮弹”,一方面因为彗星本身不含铜、铝元素;另一方面,“铜弹”比较重,动量、能量大,撞击威力也更大。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副研究员赵海斌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这次撞击就好比在一颗飞行的子弹上面,发射了一颗子弹,又打中了第三颗子弹。”
“深度撞击”已经完成,不过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艰辛的工作不过才刚刚开始。科学家们首先关注的无疑是坦普尔1号彗星究竟被撞出了多深的洞,由此从彗核中暴露出多少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
对文中画线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撞击”探测器要进行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每一次都如同一次子弹发射。
B.从地球上发射“深度撞击”探测器,然后使它精确地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C.首先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表面,然后再撞击到它的彗核。
D.“深度撞击”探测器释放撞击器,使它精确地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探测器发回的高清晰度照片看,神秘的彗星地貌是冰隙、冰脊、冰川地貌。
B.为了能够精确地撞击彗星,“深度撞击”探测器要进行数次发动机点火调整。
C.彗星被撞击后,整个抛射物非常高大,形成的蘑菇云,比预想的要壮观。
D.彗星被撞击后喷射出的碎片在空中散开,如同云状,形成熠熠闪耀的光斑。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撞击”的精确度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是因为在撞击前2小时撞击器将完全脱离地面控制人员的掌控。
B.选用“铜炮弹”可以使科学家能够较容易地区分、检测出哪些物质是彗星本身的,哪些物质是撞击器的。
C.撞击器一度神秘地消失,表明宇宙太空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现象,是人类无法控制的。
D.“深度撞击”意义重大,有助于科学家分析研究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的起源和形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题。
隐形星系
最近,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第一个由暗物质组成的隐形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这组天文科学家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洛维尔望远镜观测到这个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的隐形星系,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沃望远镜也证明了这一发现。
这个没有恒星的庞大星系的运转如同一般星系,它由暗物质、神秘物质组成,与我们所熟悉的星系有极大差异。
此次新发现的暗星系是通过无线电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人类还没有掌握它的特性。科学家相信,暗物质大约占宇宙物质——能量总和的23%。普通物质,如构成恒星、行星和人类自身的物质,则只占4%。宇宙的其他部分由一种甚至更为神秘的“暗能量”驱动。暗物质的存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将普通星系及大的星系群约束在一起的引力来源,这种引力大于万有引力。在英国威尔斯的加地夫大学,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们共同参与了这项研究,直到最近才向外界发布这一结果。加地夫大学的罗伯特·明钦介绍:“根据其旋转的速度,我们观测到室女座H121的氢原子质量有1亿倍太阳的能量,如果它是一个普通的星系,应该十分明亮,只需通过一个稍微好点的业余望远镜就能观测到。”目前,该项目小组正在寻找其他可能的暗物质星系。这一天体的旋转速度很快。如果是由一般物质构成,这样的速度应该会把很多物质“甩”出去。它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大的质量而进行如此高速的旋转,其中必定存在某种物质,具有“引力胶水”的作用。这项发现被认为是重要的发现,因为科学家推测宇宙暗物质比普通物质多5倍多。加地夫大学的琼·戴维斯说,宇宙有着各式各样的秘密,它不断地显现出来,这让我们开始了解如何以正确方式对待宇宙。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发现。
(选自《科学之友》2005年第5期)
下列对“隐形星系”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隐形星系是天文学家发现的一个由暗物质组成的星系,没有恒星,运转如同一般星系。
B.隐形星系一般距离地球有5000万光年,这一天体的旋转速度很快。
C.隐形星系是由暗物质、神秘物质组成的,与我们所熟悉的一般星系有着极大差异的星系。
D.隐形星系是由暗物质、神秘物质组成的,没有恒星,运转如同一般星系,却与一般星系有着极大差异的庞大星系。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新发现的暗星系是通过无线电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因此,暗物质迟早可以通过天文手段达到视觉上的可见可看这一地步。
B.科学家相信,宇宙是由恒星、行星、人类自身的物质等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以及其他由一种更为神秘的“暗能量”驱动的部分组成的。
C.暗物质是将普通星系及大的星系群约束在一起的引力来源。这在天文理论上的解释是正确的。
D.隐形星系中有一种类似于“引力胶水”的,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存在。这一结论的立足是由于隐形星系旋转得很快。但却没有“甩”出其他物质。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形星系的发现,有助于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进一步认识与解读。
B.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物质。它占的能量总和相当于宇宙物质能量总和的23%。因而宇宙其他物质的范畴中有构成恒星、行星和人类自身的物质部分。
C.从理论上讲,人类如果在隐形星系生活的话,体重会比在地球上的体重减小。
D.科学家目前正在寻找其他可能的暗物质星系,力图对暗物质星系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