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吹响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时代号角。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少年中国梦”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粱启超《少年中国说》
(1)材料一中提到的“老大帝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独立中国梦”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独立中国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强大中国梦”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较量”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请你列举出一些我国的民族精神(至少写到两个)。
材料四:“民富中国梦”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每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四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
依据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
(1)上述两幅房屋图片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房?
(2)你能说出图1、图2的建筑各有什么好处吗?
(3)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你知道他们能够定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4)此时的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这有什么重大意义?
阅读下图,请完成:
(1)图A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图B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
(2)由图可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和。
(3)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请问:
(1)材料中的“军官学校”指的是什么?与旧式学校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请说说该“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奉献?
(3)他曾经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但后来背叛了革命,建立了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请问他是谁?他背叛革命的标志是?他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
活动探究:探究主题----近代化。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某班同学以近代化为主体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主要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什么?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争史。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至少写出3次)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
(4)联系现实,反思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对你有什么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