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主题 张家口
材料 张家口距京师驿路计四百余里,既属重镇,又当孔通,不但互市之要区,实亦西北之屏藩……以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更不得力任其难,勉副众望。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自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京张铁路修筑的意义。
材料一 鉴于议会下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丰饶之大城市;……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能力……(其净收入)年在十镑以上者……得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赔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也丧失了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
——英国1832年的改革法案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的厚望,希望他们所受的苦难能够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因而获得消弭。……人民竟受了欺骗,此种卑劣行为实令人痛心。……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一个掌权派移交到另一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英国的全国请愿书
按:全国请愿书于1839年5月递交议会,7月12日被议会否决。
材料三 凡具有下列各项资格的男子,得有权在1868年及以后登记作为选举人。即(1)已届成年,并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者;(2)在任何一年7月最后一日,并在此以前十二个月中一直以房主或房客资格在该镇选区内任何住宅居留者;(3)……诚实无欺地缴纳自1月5日以来的一切救济金者;凡在任何住宅与人合住的男子,不得沿用本节规定登记作为选举人。
——英国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
(1)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变化,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8分)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在选举权规定或要求上的差异。(4分)
(3)英国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与1832年改革法案相比,有什么改进?为什么会有这些改进?(6分)
《城市之羞》是“黑幕揭发运动”中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作者是被誉为“耙粪”英雄的林肯·斯蒂芬斯,1901年他受邀担任《麦克卢尔》总编辑,在1902~1903年间,实地调查了圣路易、明尼阿波利斯、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和纽约等地的政治状况,残酷的现实触痛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他连续在《麦克卢尔》发表的六篇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在1904年汇总,以《城市之羞》为名结集出版。《城市之羞》把矛头直接指向政治腐败,对政党党魁和企业主勾结控制政府、行贿受贿、践踏民主、甚至有组织犯罪等现象予以曝光。文章材料丰富详实,而且“指名道姓、写出具体日期、贿赂的金额、讨价还价和最后分赃的数额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呼唤公民自身,拯救道德沦丧”,“为自治而斗争”。这部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美国城市的政治改革和市政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城市之羞》对哪些政治腐败现象予以曝光?(9分)
(2)《城市之羞》是“黑幕揭发运动”中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黑幕揭发运动”有何影响?(9分)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在国家权力的掌握上比幕府统治时期有何变化?(3分)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日本在政体上有什么变化?表现在哪里?(7分)
(3)在任用官员上,材料二的规定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8分)
阅读材料: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请回答:
(1)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9分)
(2)试分析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9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工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胡成国《全球化中的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3分)
(2)在反对全球化的问题上,材料三的视角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