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的。下列要素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  )
①地理环境           ②人口因素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④人类思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漫画《伪伯乐》中某领导的做法( )

①属于形式主义,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
②是一种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工作作风
③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预测事物的变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灾发生后,与生命救助同等重要的是精神安抚和心理援助。这就告诉我们( )

A.精神决定物质
B.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C.物质决定意识
D.精神是第一位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番话体现了(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
B.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
C.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lob.png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人们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长得什么样子,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回答下题。
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