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啄木鸟是勤劳的树医生。啄木鸟的嘴又尖又硬,好像一把凿子。舌头又细又长,舌尖上长着钩子。啄木鸟发现树皮下面有害虫,就先把树皮啄开,然后伸出带钩子的舌头,再把害虫一个个串在舌头上,最后用唾液把小虫和虫卵都带出来。
(1)用“——”画出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分)
(2)找出表示啄木鸟捉虫顺序的词,写在括号里。
( )->( )->( )->( )(4分)
李四光采“莲”
李四光采“莲”,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山上。
五十年代中的一个夏天,李四光在大连疗养。有一天,他路过马栏河桥时,偶然看到一个形态奇特的山峰,一道一道的山梁呈弧形旋(xuàn xuán)上山顶。他立即(jì jí)登上山顶(鸟瞰、观赏)全貌,发现道道山脊和条条沟谷相间展布,(拥抱、环抱)着中心高地,就象莲花花瓣围绕着莲蓬一样。这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了揭开这奇特山峰的(奥秘、奥妙),他顶烈日,攀悬崖,经过多次详细(考察、观察),终于弄清这是一次地壳旋转(zhuǎn zhuàn)运动造成的一种地质构造体系的新类型,于是就命名为“莲花状构造”。
这就是李四光采“莲”的故事。(相同、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在四川北碚北泉公园附近,他发现了一个小型旋转构造。在北京中山公园散步,他从走过的大理石台阶上发现一个棋盘格式构造的典型标本。在庐山住所旁边,他发现一块在天然条件下因自重而发生变形的砾石,这对探索岩石的力学地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四光的一生,就是这样时刻注意进行地质调(diào tiáo)查。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划去括号内不适当的词语。
(3)李四光采“莲”是指发现了,后来,他在四川北碚北泉公园附近,他发现了。在北京中山公园散步,发现。在庐山住所旁边,他发现,这对探索岩石的力学地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关于李四光故事还有很多,如果同学们喜欢的话,就请你们在课下赶快找来读一读吧。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点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阅读理解
当他面对着空无一人的讲堂……
海克尔面对着激动起来的听众,仍然毫不()地说:
“上帝是不存在的。人不是上帝造的,而是从猿进化成的,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的……”
这时候,整个讲堂沸腾起来了。
“你这是胡说!”
“嗨,那你是猴子变的了,哈哈哈哈……”
“谁也不信他的异端()!”
听众一哄(),留下海克尔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讲堂。
他微微一笑,整理一下他的衣服,拿起讲稿,大步走下讲台。
回到家里,他又埋头书桌,继续写他那本驳斥上帝存在、宣传达尔文学说的书。
“孤立的异教徒”,海克尔想到人家送给这顶“帽子”,书写得更快了。
(1)给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人家送给海克尔一顶什么样的“帽子”?他的书为什么写得更快了?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一种重要的东西:一种()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这个人他错了的()。怀特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看到。有一次,我把怀特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教师,他()了。“他不应该这样捉弄你们的。”那位小学教师说。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对不起,您错了!”
(1)请下列词语填在文中合适的括号内。
勇气惊骇觉察正视
(2)我们同学们从怀特先生那里得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请用文中的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怀特先生是在捉弄同学们吗?他是一位好老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想一想。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察觉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教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位小学教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对不起,您全错了!”
(1)那位小学教师为什么惊骇极了?
(2)“价值”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说说怀特森先生的价值在哪里呢?
阅读直通车
()
炮声、硝烟。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了。气势汹汹的德国军队侵占了法国的大片领土。消息传来,一些慌乱的法国人悲观地说:“完了,法国完了。”
“悲观没有用,只有奋起抵抗才能拯救祖国。”一位老学者挥舞手臂,朝着朋友吼叫着。他是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他因对细菌研究卓有成效,饮誉欧洲。当时,各国的科学会都给他博士学位的光荣称号,甚至连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德国波恩大学,也寄来了名誉学位的证书。这曾给巴斯特带来了快乐和自豪。但此刻,巴斯德说完,急匆匆( )进书房,( )起波恩大学的证书,( )进信封里,随后在信封( )道:寄德国波恩……
“您这是干嘛?”朋友们惊愕了。
“给他们退回去!”
“退?”朋友惋惜了,劝说道:“巴斯德,您要知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科学虽没有国界,”巴斯德神情严肃、语气坚决,说:“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巴斯德认为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他终于退回了波恩大学的证书,对侵略者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1)给这段小文拟个题目,填在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填写下面的词语。
神情( ) 语气( )
(4)根据意思写成语。
比喻气势极为凶猛。()
成绩效果显著。()
(5)巴斯德这么做是对的吗?你对巴斯德说的“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