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称为细胞“凋亡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凋亡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
B.若能激活细胞凋亡基因,则可特异地杀死癌细胞 |
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凋亡的具体表现 |
D.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受阻是细胞凋亡的具体表现 |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 B.记忆淋巴细胞 |
C.过敏反应 | D.免疫反应 |
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 B.致病机理 | C.抗原决定簇 | D.传播途径 |
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000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下列能正确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右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