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属于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0)自花授粉植物,杂交育种比较麻烦。育种专家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花中无花粉或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经研究发现,雄性可育和不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可育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其遗传特点,育种专家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作为 (父本/母本),与纯合可育杂交得F1代,让F1代连续自交得F3,F3代中雄性可育植株占的比例是 。
(2)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植株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避免了人工去雄步骤。但是雄性不育性状难以有效的保持和区分,育种专家为解决此问题,培育出了一株新个体,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图中基因B控制种皮为黄色,b为青色,黑色部分是来自其他物种的染色体片段,带有d纯合(dd)致死基因。)
①该个体培育过程中发生了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②减数分裂时,图中两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
③育种专家发现,大豆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多或少都不能正常发育。让该个体自交,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则所结种子中青色所占的比例为 ,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 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甲图体现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 。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其比例为_________。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突变体③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 。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
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___。
(3)为了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无致死现象)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
Ⅱ.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
Ⅲ.若子代中红:粉红:白=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 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纵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为 .
(3)核糖体主要由 等物质构成。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 ,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 .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 (多选).
A.作为遗传物质 B.传递遗传信息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细胞,在高倍镜下看到如图乙所示的视野,图丙是该同学根据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绘制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的坐标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生物体通过____________、 完成个体发育。
(2)图乙中的3细胞处于图丙中的________段。
(3)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时期对应丙图中的________段。
(4)另一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一个装片,并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量。各时期细胞数记录在下表中:
细胞分裂时期 |
样本1 |
样本2 |
样本3 |
总数 |
|
间期 |
M1 |
M2 |
M3 |
M |
|
分裂期 |
前期 |
A1 |
A2 |
A3 |
A |
中期 |
B1 |
B2 |
B3 |
B |
|
后期 |
C1 |
C2 |
C3 |
C |
|
末期 |
D1 |
D2 |
D3 |
D |
|
计数细胞的总数 |
N |
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请分析:
①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用字母和数字表示)分钟。
图1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 移动.
(2)由图1可知,在光照强度大于 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 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 。
请回答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高温环境中,机体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此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增加,以减少尿量。
(2)寒冷环境下,体内肾上腺素和________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在机体增加产热的同时,皮肤血管______,以减少散热。
(3)饥饿状态下,低血糖导致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增加,同时肝细胞内______,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4)人在紧张、恐惧时,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与相关神经细胞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呼吸加快加强。据此推断该调节方式为________。